向量
一、背景说明¶
在学习「向量」之前,先澄清一个小细节:
- 物理学中,通常把 vector 翻译为 矢量,与 标量 相对。
- 数学中,通常翻译为 向量,更强调代数与运算。
在信息学相关领域,我们与数学关系更近,因此采用「向量」这一译法。 👉 所以,以下内容统一称为「向量」。
直观例子: 在二维平面上,点 $(2,3)$ 可以表示为向量
它可以看作从原点 $(0,0)$ 指向 $(2,3)$ 的一个箭头。
二、表示方式¶
- 几何表示:箭头,起点在原点,终点表示坐标。
-
代数表示:一列或一行数。
-
列向量:
\[ \vec{v} = \begin{bmatrix} v_1 \\ v_2 \\ v_3 \end{bmatrix} \] -
行向量:
\[ \vec{v} = \begin{bmatrix} v_1 & v_2 & v_3 \end{bmatrix} \]
-
二、基本概念¶
- 向量
- 定义:既有 大小 又有 方向 的量。
- 数学上研究的向量一般是 自由向量:只要大小和方向不变,起点可以平移。
- 记作:$\vec{a}$ 或 $\boldsymbol{a}$。
-
有向线段
- 起点、方向、长度三要素决定。
- 通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。
-
向量的模
- $\overrightarrow{AB}$ 的长度称为模,记作 $|\overrightarrow{AB}|$ 或 $|\boldsymbol{a}|$。
-
零向量
- 大小为 $0$ 的向量,方向任意,记作 $\vec{0}$ 或 $\boldsymbol{0}$。
-
单位向量
- 模为 $1$ 的向量,常用来表示方向。
- 记作 $\vec{e}$ 或 $\boldsymbol{e}$。
- 平行向量(共线向量)
-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。记作 $\boldsymbol{a}\parallel \boldsymbol{b}$。
- 相等与相反向量
- 相等向量:模相等且方向相同。
- 相反向量:模相等但方向相反。
- 向量的夹角
- 已知 $\boldsymbol{a}, \boldsymbol{b}$,作 $\overrightarrow{OA}=\boldsymbol{a}, \overrightarrow{OB}=\boldsymbol{b}$,则 $\theta=\angle AOB$ 为向量的夹角。
- 记作 $\langle \boldsymbol{a},\boldsymbol{b}\rangle$。
- 特殊情况:
- $\theta=0$:同向
- $\theta=\pi$:反向
- $\theta=\frac{\pi}{2}$:垂直(记作 $\boldsymbol{a}\perp \boldsymbol{b}$)
👉 注意:平面向量只能比较方向和模的大小,不能比较“谁大谁小”。
四、向量的模¶
几何理解
向量的模,就是向量的 长度。 例如在二维平面上,$\overrightarrow{AB}$ 的模就是点 $A$ 到点 $B$ 的直线距离。
记作:
坐标形式下的计算公式
- 二维向量 如果
$$ \vec{a} = (x, y) $$
那么模为
$$ |\vec{a}| = \sqrt{x^2 + y^2} $$
👉 相当于用 勾股定理 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。
- 三维向量 如果
$$ \vec{a} = (x, y, z) $$
那么模为
$$ |\vec{a}| = \sqrt{x^2 + y^2 + z^2} $$
- $n$ 维向量 一般情况下,
$$ \vec{a} = (a_1, a_2, \dots, a_n) $$
模为
$$ |\vec{a}| = \sqrt{a_1^2 + a_2^2 + \cdots + a_n^2} $$
例子
- $\vec{a} = (3, 4)$
$$ |\vec{a}| = \sqrt{3^2 + 4^2} = \sqrt{9+16} = 5 $$
- $\vec{b} = (2, -1, 2)$
$$ |\vec{b}| = \sqrt{2^2 + (-1)^2 + 2^2} = \sqrt{4+1+4} = 3 $$
五、向量的线性运算¶
1. 向量加减法¶
-
直观类比:位移叠加。
- 若人从 $A$ 走到 $B$,再从 $B$ 走到 $C$,其总位移为
$$ \overrightarrow{AB} + \overrightarrow{BC} = \overrightarrow{AC} $$
-
几何法则
- 三角形法则:向量首尾相连,第一个起点到最后一个终点就是和。
- 平行四边形法则:若两个向量同起点,它们的和是以它们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。
-
坐标表示: 若 $\boldsymbol{a} = (x_1, y_1, z_1), \ \boldsymbol{b} = (x_2, y_2, z_2)$,则
$$ \boldsymbol{a} + \boldsymbol{b} = (x_1+x_2, y_1+y_2,z_1+z_2) $$
- 减法
$$ \boldsymbol{a} - \boldsymbol{b} = \boldsymbol{a} + (-\boldsymbol{b}) $$
即向量相减 = 被减向量与减向量的首尾相连。
2. 向量数乘¶
-
定义:实数 $\lambda$ 与向量 $\boldsymbol{a}$ 的积,记作 $\lambda \boldsymbol{a}$。
-
性质:
- 长度: $|\lambda \boldsymbol{a}| = |\lambda| \cdot |\boldsymbol{a}|$
- 方向:
- $\lambda > 0$:方向同 $\boldsymbol{a}$
- $\lambda = 0$:结果为零向量
- $\lambda < 0$:方向反向
-
运算律
$$ \lambda (\mu \boldsymbol{a}) = (\lambda \mu)\boldsymbol{a} $$
$$ (\lambda+\mu)\boldsymbol{a} = \lambda\boldsymbol{a} + \mu\boldsymbol{a} $$
$$ \lambda(\boldsymbol{a}+\boldsymbol{b}) = \lambda\boldsymbol{a} + \lambda\boldsymbol{b} $$
- 特别情况
$$ (-\lambda)\boldsymbol{a} = -(\lambda \boldsymbol{a}) $$
$$ \lambda(\boldsymbol{a}-\boldsymbol{b}) = \lambda \boldsymbol{a} - \lambda \boldsymbol{b} $$
3. 向量点积(数量积)¶
- 定义:两个向量 $\boldsymbol{a}, \boldsymbol{b}$ 的点积记作
$$ 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 = |\boldsymbol{a}| \, |\boldsymbol{b}| \cos \theta $$
其中 $\theta$ 是 $\boldsymbol{a}$ 与 $\boldsymbol{b}$ 的夹角,$0 \leq \theta \leq \pi$。
-
几何意义:
- $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 = |\boldsymbol{a}| \cdot |\boldsymbol{b}| \cos\theta$,反映了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乘以该向量的长度。
- 若 $\theta < 90^\circ$,点积 $> 0$; 若 $\theta = 90^\circ$,点积 $= 0$(两向量垂直); 若 $\theta > 90^\circ$,点积 $< 0$。
-
坐标表示: 若 $\boldsymbol{a} = (x_1, y_1, z_1), \ \boldsymbol{b} = (x_2, y_2, z_2)$,则
$$ 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 = x_1 x_2 + y_1 y_2 + z_1 z_2 $$
- 运算律:
$$ 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 = \boldsymbol{b} \cdot \boldsymbol{a} \quad \text{(交换律)} $$
$$ (\boldsymbol{a} + \boldsymbol{b}) \cdot \boldsymbol{c} = 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c} + \boldsymbol{b} \cdot \boldsymbol{c} \quad \text{(分配律)} $$
$$ (\lambda \boldsymbol{a}) \cdot \boldsymbol{b} = \lambda (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) $$
4. 向量叉积(向量积)¶
- 定义: 两个向量 $\boldsymbol{a}, \boldsymbol{b}$ 的叉积(向量积)记作
$$ 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 $$
它的结果是一个新的向量,满足:
$$ |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| = |\boldsymbol{a}| \, |\boldsymbol{b}| \, \sin \theta $$
方向垂直于 $\boldsymbol{a}, \boldsymbol{b}$ 所在的平面,按右手法则确定。
-
几何意义: $|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|$ 等于以 $\boldsymbol{a}, \boldsymbol{b}$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。
-
坐标表示: 若
$$ \boldsymbol{a} = (x_1, y_1, z_1), \quad \boldsymbol{b} = (x_2, y_2, z_2), $$
则
$$ 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 = \begin{vmatrix} \boldsymbol{i} & \boldsymbol{j} & \boldsymbol{k} \ x_1 & y_1 & z_1 \ x_2 & y_2 & z_2 \end{vmatrix} = (y_1 z_2 - z_1 y_2, \, z_1 x_2 - x_1 z_2, \, x_1 y_2 - y_1 x_2) $$
-
运算性质:
-
$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 = - (\boldsymbol{b} \times \boldsymbol{a})$ (反交换性)
- $(\lambda \boldsymbol{a}) \times \boldsymbol{b} = \lambda (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)$
- $\boldsymbol{a} \times (\boldsymbol{b} + \boldsymbol{c}) = 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 + 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c}$
- $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a} = \boldsymbol{0}$
向量运算结果类型总结表¶
运算 | 符号 | 结果 | 结果类型 | 说明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向量加法 | $\boldsymbol{a} + \boldsymbol{b}$ | 向量 | 向量 | 分量相加,平行四边形法则 | ||||
向量减法 | $\boldsymbol{a} - \boldsymbol{b}$ | 向量 | 向量 | 分量相减,等于加上相反向量 | ||||
数乘 | $\lambda \boldsymbol{a}$ | 向量 | 向量 | 长度缩放,方向同/反 | ||||
点积(数量积) | $\boldsymbol{a} \cdot \boldsymbol{b}$ | 实数 | 标量 | 投影关系,大小 $\boldsymbol{a} \boldsymbol{b} \cos\theta$ | ||||
叉积(向量积) | $\boldsymbol{a} \times \boldsymbol{b}$ | 向量 | 向量 | 垂直于平面,大小 $\boldsymbol{a} \boldsymbol{b} \sin\theta$ |
六、小结¶
向量作为「既有方向又有大小」的数学对象:
- 提供了几何直观(箭头表示)和代数工具(坐标表示)。
- 加法、减法和数乘使得它们能像数一样进行运算。
- 向量的模、方向、单位化、夹角等概念,是后续 点积、叉积、矩阵运算 的基础。